
首相明在布城宣布最新治国概念 5道题了解”文明大马”施政口号
首相安华今晚宣布,财政部昨天举办2023年财案对话会,主题采用“发展文明大马”。
然而,这也不意披露由安华领导之团结政府可能采用的施政口号。
安华在面子书透露,他明天将在布城发表演讲,正式介绍“文明大马”(Malaysia MADANI)的概念。
以下是网媒《当今大马》根据文献资料,以五道题梳理“Madani”的含义与来源:
1)Madani在马来西亚的概念
据称,安华在1970年代在马来亚大学求学时,他就开始宣扬“文明”(Madani)概念。
根据伊斯兰青年运动(ABIM)前主席安努亚达希,当时安华多次提到贫困问题、边缘群体、道德沦丧,以及为何政府应该实现公正社会。
安努亚达希说,安华1996年的著作《亚洲的复兴》有进一步阐述。
他指出,安华对于“文明社会”(Masyarakat Madani)的概念十分执著,所以才会引介这个词来描述公民社会。
根据安努亚达希,本地学者的反应冷淡,但安华在印尼雅加达的伊斯蒂赫拉节提到这个主张时却大受欢迎。
2)字义
根据国家语文及出版局字典,madani是指思想、心灵与物质上的进步。
它也指涉努力形塑符合家庭和谐价值的社会。
3)历史
奥斯曼巴卡教授指出,最先谈到“文明”概念的是法拉比、依努卡顿及米斯克瓦伊。
奥斯曼巴卡也表示,比起之前的思想家和学者,他们更成熟深入讨论“文明”这个概念。
他提及,法拉比的文章经常提到文明,尤其是政治相关的文章。
报道指出,文明知识的第二个部分是:
* 研究如何为一个国家制定道德体系、崇高行为和生活方式;
* 政治体系(尤其是政府)的角色和功能,确保符合礼仪及有条理;
* 确保国家拥有良好礼仪的活动和项目;
* 希望通过一个政府制度,以及根据优良品行、角色、习惯和生活方式来落实的政治体系。
在文明社会中,所有人将相互合作,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或个人的利益,而是共同的利益。
4)1990年代的“文明”概念
1996年9月26日,安华在雅加达举行的伊斯蒂赫拉节演说时指出,“我们所谓的文明社会,是一个以道德原则为基础、平衡个人自由和社会稳定的社会制度。”
他也提到,社会制度必须有效率而公平,施政则须符合法治、透明,而非以个人欲望为导向。
安华当时表示,一旦社会和经济制度不透明和贪腐,不仅会吓跑投资者,更会压迫多数人民。
此外,偏激的态度、贫穷和困苦、不公、无知和知识匮乏,则是文明陷入危机的迹象。
安华指出,马来西亚的优先事项是建立一个稳定,并以民主、除贫纾困、公平分配经济为基础的政治制度。
执政者履行责任和委托,人民则支持政府的措施,落实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。五、如今的“文明”概念
5)如今的“文明”概念
在现今社会的语境下,新政府要引入作为国家政策纲领的“文明”概念有六个部分:
* 永续 (keMampanan)
* 和平 (kesejAhteraan)
* 创造力 (Daya cipta)
* 尊重 (hormAt)
* 信心 (keyakiNan)
* 礼教 (Ihsan)
根据报道,安华在最新著作《建立文明国度:安华的烈火莫提到这些政治理念。
他认为,这六个部分必须同时运作,确保国家政策更有人性。
此外,他也强调所有政府政策需要经过协商,并且获得人民的反馈后才颁布与落实。
他所提出的“文明大马”政策是要建设一个进步、能干且包容的社会。

